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文学的盛宴

发布时间:18年04月03日 信息来源:文联 编辑:兵团文联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布音琦琦格

文学的盛宴

--记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的日子

布音琦琦格

首先,非常感谢兵师团文联、作协各位老师给我这么好的一次机会来京参加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一期高研班学习,给我一个提高自身修养学识,成长进步的平台。

因为文学,我与“鲁迅”这一崇高的名字结缘,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三月。在“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一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高级研修班”里度过的是短暂却深入骨髓的时光。在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启发巨大,收获很多,犹如醍醐灌顶,感受深切。鲁院的老师们,这些才华横溢,涵养深厚的学者和教授为我扩宽了文学创作的视野,使我更加明白了作家的担当与责任、文学的无尽世界和无尽力量,使我按捺不住一次次地抚摸我文字的满朝文武。现将学习情况做简要如下:

一 、精辟阐释,系统领会。对文学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大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讲课的每位老师几乎都在自己的讲稿中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阎晶明老师还作了专题解析),并从文学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授了文学在中华民族发展繁荣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面向民族团结进步、面向世界、面向发展、面向创新、面向未来的角度,分析阐释了文学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比如商震老师讲的诗人的使命)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认识了文化包括文学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这句话的精髓所在。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发挥文学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推动团结进步的作用。而要使这一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少数民族作家诗人们就要努力创作出更多、更接地气、更受人民喜爱的优秀文学作品,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二、 面对高端,细心聆听,文学创作观念有了新更新。这两个月的学习中,鲁迅文学院请了诸多名家来给我们授课,许多是文学界我们熟知而慕名已久、大名如雷贯耳的文学教授和名家,能亲耳聆听他们的讲课,是我们边疆民族地区作家的一个梦想。这次上鲁院少数民族文学创高研班,实现了这个梦想。而他们句句珍馐、字字珠玑,风格迥异、道来潺潺,如春雨如闪电般的讲授、述说和阐释,洗刷了我多年来的文学观念和创作理念,更新了我陈旧的文学频道,升级了我落后的文学主板,受益确实很大。比如胡弦的《词的降临》,石一宁老师的《少数民族文学版图上的民族诗歌》,张拧老师讲的《诗歌创造理论评论》,施战军老师的《文化自信与文学自选》等。都给了我很深的震撼、教益和启发。如诸位老师讲到文学创作不仅仅是发现生活的需要、艺术审美的需要、人性开掘和述写的需要,更是社会责任担当的需要,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发掘、发挥和引导正能量的需要。我虽然没能记住老师们讲授的每句话,但他们讲稿中实质性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三、 对今后如何写作、写出优秀作品在技法上有了新的较为直观的认识。我自大学时开始零零散散写点,在当地偶尔发表一些散文随笔,2015年开始创作诗歌。但由于长期在行政部门工作,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学创作的思考、文艺思潮的关注都不够,而对文学创作技巧的学习领会和实践更是不足,致使至今也没有创作出被广大读者传诵、读之爱不释手、本人足以骄傲的优秀作品。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对文学创作上的一些经典经验和创作技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比如石一宁老师就讲到民族文学的继承与创新,这让我启发很大。叶梅老师讲授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现状与走向》、王久辛老师讲授的《诗歌是文学桂冠上的明珠》。以及导师与学员们进行的题为《一对多》的座谈,讲解,分析个人作品,查找问题,点名学院写作存在的问题。精彩程度都在我的想象之外,听之令人陶醉,受益匪浅,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切感受。比如老师们说:“想象力是文学创作的翅膀”、“生活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正源泉”、“身边的素材是写作的宝藏”、“个人的生活和体验是不能复制的”、“经过凝视的世界才是有意义世界”、“细节决定文章的成败”、小说写作要“出人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等等,虽然大学及其后的学习中不断接触和认识,但毕竟自己才智有限,长期以来没能深刻领会其中奥秘。通过这次聆听顶尖级文学专家的讲课,我对此有了新的体会,十分高兴,希望自己今后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四、 社会实践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今后的文学创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是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白毛女》,演员们顶尖级的表演令人大开眼界、大为陶醉,深切感知到舞台剧巧妙运用舞蹈动作、服装、背景、道具、音乐等艺术元素营造的艺术美和特殊而有穿透力的感染力;其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组织大家去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红色教育现场学习。用了5天的时间,

通过专题教学方式和现场教学方式展开。井冈山市委党校教授关于“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不仅让我们学员深刻地了解了当年井冈山艰苦的斗争环境,而且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重要精神——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的精神,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这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最缺乏又亟需补充的。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中培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期间,学员便开展了相关现场教学:穿着红军服向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大井朱毛旧居、小井红军医院、茅坪八角楼等,让我们重新走进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实地感受了当地的红色文化,见从前所未见,思从前所未思。更为可贵的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现场红色教学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了学员们爱国主义情怀,不仅对我本人,相信对于每位学员今后的文学写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五、加深了对其他兄弟民族的了解和认识,觉得自己更应该在工作岗位上多为民族团结做贡献。通过此次多民族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相互协助,加深了对不同民族的特点、优秀之处和历史文化、发展状态的认识,最终共同为文学的理想奋斗的精神,让我明白到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良苦用心和远大眼光,对继续拥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和认识。回到工作岗位后,我要更多地为民族团结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次,也很荣幸的与国际写作班同学们结识在鲁院,通过课余时间,用他们的话说:“共同享受中国美食的时间”进行交流,很深刻的认识到了他们对文学的崇高的信仰和热爱。智利作家罗伯特•艾多的诗更是让我读了以后觉得那种返璞归真的自然流露的真挚感情,让人很舒服的阅读后感受到的不同文学里度的韵味。更是让我觉得此次学习之旅也许是我人生生涯最重要之一。

总之,这次两个月的学习虽然不能解决每一位少数民族作家今后创作中的一切问题,但对于我来说,影响注定是深远的。我也更希望将此次学习到的知识带回到我们新疆,带回到我们当地,因为我们有着更辽阔的地域,大好的河山,可贵的人文精神需要发觉并弘扬记录。作为新一代接班人,我将戍好兵团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