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一个英雄群体的共同记忆

发布时间:18年09月17日 信息来源:文联 编辑:兵团文联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赵旭风

一个英雄群体的共同记忆

——读《可克达拉之恋》有感


2013年,为纪念66团建团60周年,团场举办了首届“感动团场十大人物”评选,离休干部、进疆老兵闫欣秋和当时已故17年的妻子、该团学校老校长闫秀珍同时入选,团场宣传科委托我撰写颁奖词。一位离世多年,依然受团场百姓爱戴,备受称道,并与丈夫一起成为了团场“十大感动人物” 之一,在66团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我查阅了众多资料,这是我第一次深度接触《可克达拉之恋》的创作原型闫欣秋和闫秀珍老人,近距离的触摸那段艰苦岁月和英雄的群体,不由得心生感念,肃然起敬。

2015年冬天,闫欣秋老人在双腿有疾,行动不便的情况下,蹒跚来到学校找我,说要给我引荐一位知名作家,同时希望我提供方便,召集一些曾经见证学校创建和发展的老人实地采访,为筹划中的《可克达拉之恋》小说搜集素材。

吴扬才,1963年入伍,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指导员等职。1968年入越作战一年。1974年转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学教授,曾执教武陵大学和湖南大学等单位,系《可克达拉之恋》的第一作者。

闫欣秋,1949年参军,同年随10万西野大军进军西北战场,编入王震将军一兵团进疆。l954年转业到新疆兵团农四师50农场工作,即现在的66团,历任文化教员、政治干事、科长和团工会副主席等职,高级政工师,摄影师。曾荣获“兵团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兵团屯垦戍边劳动者奖章”“感动师团十大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两次进京参加表彰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是《可克达拉之恋》的第二作者和小说主人公晏春秋的创作原型。

闫秀珍, 1949年参军,西进途中“逃婚”回到太原女子师范求学。8年时间与闫欣秋鸿雁传书。1957年只身一人长途跋涉,熬过了10多天的旅程,来到了当时还是苇湖碱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50农场。在简陋的地窝子里与闫欣秋结成连理,并以自己的聪明才华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创造了66团教育光荣的历史,是小说《可克达拉之恋》主人公严袖珍的创作原型,

为了不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吴杨才和闫欣秋两位德高望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他们谦虚谨慎,态度谦和,深入到办公室、宿舍和教师家中,谦卑地与大家聊往事,拉家常,让所有被采访者没有距离感和压迫感。一提及老校长闫秀珍,与会者无不啧啧称赞,对于她的优秀事迹,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有的还献出珍藏多年的照片和笔记,为《可克达拉之恋》的写作提供了大量而珍贵的素材和背景资料,作为陪同者,我一次次的被感动着。

人常说:“要作文,先做人;不做人,莫作文。”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缺乏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就不能写出健康向上、反映时代新风尚的作品。吴扬才、闫欣秋和闫秀珍他们是那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作为《可克达拉之恋》的作者和人物原型,必定使作品充满正能量和生命力,一部优秀作品地诞生便有了必然性。

“有一首动听的歌叫《草原之夜》,它诞生在可克达拉大草原,被誉为‘东方小夜曲’;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叫晏春秋,他见证了它的诞生,并在第一时间用琴声向远方传出了这天籁之音;有一位美貌的姑娘叫严袖珍,她被这天籁之音所吸引,不畏艰辛千里迢迢来伴晏春秋的琴声。从此,二人尽情唱和,在这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2016年临近春节,闫欣秋老人给我发来了《可克达拉之恋》的初稿电子版和小说的内容梗概。

当时我正在湖南出差,没有电脑,也只能对着小小的手机屏先睹为快。因为初稿,很多的句子和故事还略带瑕疵,需要打磨,但作者的创作效率和文字功底让人敬佩,也为自己常以忙为由,疏于写作的文学态度羞愧不已。

2017年,《可克达拉之恋》第一版在大雪纷飞隆冬里正式出炉,经过修改后的《可克达拉之恋》更加精美。小说以西部可克达拉的开发、建设为着眼点,讲述了男主人翁从内地通过参军来到可克达拉,女主人翁为了爱情,放弃了自己在内地的高薪、受人尊敬的工作,追随男主人翁来到可克达拉,并和男主人翁一起投身到可克达拉的建设之中,贡献智慧,挥洒青春和汗水,终得桃李成蹊,桑榆为霞。不仅如此,他们的子女、好友以及好友的子女长大后也纷纷来到可克达拉,为可克达拉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全书共8个章节 22万字,小说语言质朴,娓娓道来,作者惜墨如金,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进行堆砌,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在描写第一代兵团人铸剑为犁,屯垦戍边、艰难创业时可歌可泣、触手可及的故事里,一字一句包含着亲历者的真挚情感,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读者在真情实感中产生共鸣。

从最初的电子稿,到现在的第三版印刷,小说《可克达拉之恋》至今已读第三遍了,虽然每一次内容都有改变,但每一次读后的感动却都是相同的。无论是小说的作者还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们都近在咫尺,立在纸面,让我有着神奇的穿越感,顿时斗志昂扬,信心百倍。以至于在此后的每一次文学社讲座中,我都会谈到这本书,给大家推荐这本书,除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小说承载的社会价值和自己对主人公感情,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和记录这,他们每一个个体都是那个英雄时代最鲜活的记忆。

一个没有精神世界人是空虚苍白的,是行尸走肉;一个缺乏信仰和精神支撑的群体是涣散无力的,甚至是可怕的。我们需要铭记兵团人那些艰苦创业的光荣历史,需要传承兵团人积淀下来的、符合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精神。可克达拉市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的今天,《可克达拉之恋》的出炉也是恰逢其时,它必将会激励每一个读过这部小说的兵团建设者和接班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薪火相传,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可克达拉之恋》是一个英雄群体的共同记忆,是我们需要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