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打面粉

发布时间:20年06月28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兵团文联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王云鹏

“打面粉”,是一个有着深刻时代印记的表述,它还有着强烈的地域性,非兵团人听上去,不知所云;老兵团人听上去,却有着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和亲切感。

打面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买面粉,这样通俗的释义,能让更多的人理解打面粉的浅源性表述。深究打面粉一词,却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

记忆中的打面粉是家里比较重大的事情,这关系到一家人吃饭的大问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面粉一直保持在三角八分钱一公斤的价位上,经久不变。

那时,是计划经济时期,团场人种粮食,却吃着定量供应的面粉,这个定量供应的面粉是有规矩的,脱产干部、一线农牧职工、未成年人定量供应的面粉都是有差异的,体力劳动者自然定得高一些。

每个单位都有司务长,面粉的供应就从这个口子出,专用词为打面粉,每个月固定有职工集中打面粉的日子。当时的面粉口袋是白平布做的,看上去就环保,食品安全有保障。

面粉,后期细化为七五面和八五面,意思就是100公斤小麦加工成75公斤面粉和100公斤小麦加工成85公斤面粉,意味着七五面要比八五面更加精白。这就是打面粉的升级版了。

到了土地承包时期,为了表述自己的生存状态,用的最多的语句就是:“家里穷得连打面粉的钱都没有。”

在这之前,打面粉就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日常活动,庄严而隆重。有钱或者没钱,打面粉都是记账式的,你把面粉打回家,月底发工资自然会给你扣除面粉钱。穷或者富,都是打面粉、吃饭、过日子。

土地承包以后,团场人不再吃定量供应的面粉。很多人家只能是麦收季节捡一点麦穗,置换面粉。连队后勤也不存在了,面粉需要去面粉厂拿着现金开票购买,团场人开始从打面粉向买面粉过渡了。

现在,还有些老人延续着传统,到粮店买面粉仍旧用打面粉来表述。还有老人为了表述自己新装修的楼房已经能住人了,一般有一个硬性指标,那就是把面粉打上,就直接可以入住了。这说的还是打面粉对于普通民众的重要性。

打面粉,一个历史性的词汇,熟悉而又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终将完成生活赋予它的使命,消失在历史的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