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向往棉花

发布时间:23年02月28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兵团文联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吴永煌

女儿方麦香大学一毕业,就要去新疆种棉花,把好处说了个遍,母亲王春芳却一直摇头。“新疆地多,棉花好,现在播种收获都是用机器。活不累,还挣钱多!”听到女儿的这句话,她的脸才算放了点晴。麦香这些话都是从大学的男同学那里听来的,俩人正在谈恋爱,男朋友就是七师一二八团人。现在真的这样吗?王春芳还是有点纠结。她十年前到一二八团十九连拾过棉花,知道拾花很辛苦。但她还是松了口,让女儿去新疆看看,然后再作决定。

王春芳家住甘肃舟曲坪定乡,一个名叫骞必诺的小山村,她在岷山深处生活了20多年。她老家在高寒荒凉的青海玉树牧区,人烟稀少,方圆几百里没有城市。半年的风雪,土地里种不出什么庄稼,就青稞还凑凑合合。与玉树不同,骞必诺村虽地处山区,但一年到头山清水秀,岷山下的白龙江常年不竭,汩汩涌流,从骞必诺村前流过。

女儿启程去了新疆。她说男朋友家在七师一二八团十九连,父母都是种棉花的。说起一二八团十九连,王春芳就有些激动。女儿可是新到那里,人地两生,能适应吗?毕竟自己就这么一个女儿。但转念一想,骞必诺村的坡地没法和团场的地比!多少年来,骞必诺村祖祖辈辈守着零零散散的小块坡地,一顿山芋搅团,就是招待客人的饭菜了。原来的坡地,在她眼中、心里好大,现在想想,连团场一块棉花地都不如呢。何况,坡地只能种植山芋,产量也少得可怜。她在心里开始羡慕团场人,他们可以守着大片大片的棉花地,和数不清的棉花过日子。她敬佩女儿的勇气,只身一人,西行1000多公里,去过团场人的生活。女儿说如果情况好也把她接过去,她的心随女儿飞向了团场。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这是代代庄稼人生存发展的信条。王春芳也一直坚信。可骞必诺村的日子还是年复一年一个样。她是每天围着灶台转的母亲,见不得女儿的饭碗里,成年就是山芋搅团、山芋丝、山芋片、山芋块。她要在山上栽果树,让女儿吃上最普通的苹果葡萄。当时她才40多岁,做事情干净利落,说干就干。她从舟曲买来了两小捆苹果树和葡萄树苗,腾出一块坡地栽上。2010年8月7日的一场泥石流,从山上而下,不仅把已经成熟的果树连根拔起,连收获在望的山芋也冲得无影无踪,村子都荡然无存。王春芳带着女儿住进了救灾帐篷里。过了一段时间,才搬进了灾民新居。她们吃上了外地支援的蔬菜水果,还收到一床从七师一二八团十九连寄来的爱心网套。她高兴了几天,连进厨房摆碗筷的脚步都与平日不同;麦香的小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期待中,王春芳接到女儿从团场打来的视频电话。她又一次看见大片大片的棉田,白花花的,像雪海,连着天边;还有一台很高大的机器在收获棉花,轰轰隆隆,由远而近,一会停下来,滚出一个圆柱形的棉花包。她猜得出,这就是女儿说的采棉机。她到新疆拾过棉花,但没见过这阵势,看得有些目瞪口呆,眼花缭乱。那番热闹,那番忙碌,那番喜悦,她感到周身暖暖和和的,就像盖着那床十九连爱心网套一样。

王春芳相信了女儿。她不由得想起那次到新疆采摘棉花的情景。2010年8月23日,她和舟曲10位姐妹来到兰州,加入到新疆的“采棉大军”,在奎屯下了火车,就直奔一二八团十九连。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采摘棉花。她们参加了连队新到拾花工棉花采摘技术培训会。培训会结束,每个人都领到白布帽、白花兜、白花袋、驱蚊剂。这些都是棉花采摘时必备的工具。

隔天清早,没等广播喇叭响,王春芳就跟着棉花承包户来到棉花地头。在舟曲起床的时间,刚好是新疆清晨下地采摘棉花的时间。十姐妹有序地走进棉花地,每人20行,一个毛渠一个毛渠地拾。国庆节之际,连队将她们编成一个小队,取名“甘肃姐妹队”,与河南、陕西、四川、重庆的拾花工开展拾花劳动竞赛。王春芳和姐妹们都不甘落后,收住了往日的嬉闹,埋头拾花,广袤的棉田只听到拽取棉瓣的“沙沙”声,还有她们时不时往前挪动时碰到棉秆棉叶的“窸窸窣窣”声。新疆拾花要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拾花劳动竞赛最后一天的清晨,王春芳连脸都没有洗,借着月光径直去了棉花地。吃中午饭时,她一手拿馍,一手拾花。天色暗下来时,才最后一个从棉田走出来。原来,自拾花劳动竞赛开始以来,她在姐妹里一直保持着日拾花最高工效。她怕最后一天有人赶超,就争分夺秒保持记录。

王春芳说,那是她这辈子最骄傲的事。10天的拾花劳动竞赛,她拿到了姐妹里的第一名,最高一天拾了180公斤。连队奖励她一床网套,还有一个红包,大红花自然少不了。那床放在宿舍里的网套,她从地里回来,总要看看、摸摸,一直都舍不得用。

回到骞必诺村,她把那床奖励的网套收好,等到女儿去上海读大学时才拿出来,告诉女儿说,新疆棉花暖和,听说上海的冬天阴冷潮湿,更需要新疆这样的网套。

没过几日,王春芳忍不住给女儿打电话,叮嘱她要虚心向团场人学习种植棉花的技术。她把家里的事安顿好后,也到一二八团十九连帮助女儿一起种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