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引水渠贯穿十万亩良田

发布时间:23年04月26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兵团文联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石河

1964年3月初,春寒料峭。农八师二十二团(现八师一四二团)基建处七连职工来到安集海水库下边的荒滩上安营扎寨,要在这里修建一条18公里长的引水渠。这条引水大动脉将贯穿该团10万亩良田。

当时,上万立方米的渠道戈壁垫层和混凝土所需的大小石子、砂子,从百公里外的玛纳斯河河坝里拉运到工地,其他工作全要靠水利工人的双手来完成。

混凝土拌和是力气活。工地上没有电、没有搅拌机,只能靠人工操作。在一张两米宽、8米长的钢板旁,面对面站着4个小伙,每人手中拿把锃亮的钢锹。他们要把每盘干拌3遍、湿拌5遍的混凝土按水灰比要求拌得不稀不稠,恰到好处。

运送混凝土工作,同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工地上既无车辆也无道路,都是用连队自制的铁皮独轮车来完成混凝土运输任务的。

18公里引水渠的施工,得到二十二团党委的支持和关心。团领导不时派相关部门为工地送来瓜果蔬菜,以此改善修渠职工的生活。

有一次,团里特派一位老红军参谋长带队到工地慰问。这次,他不但带来了丰富的瓜果蔬菜,还带来了一个阵容不小的豫剧团。

当晚,豫剧团演职人员就在干沟边搭建临时舞台,进行第一场演出。观看节目时,柔美的音乐伴着河南梆子戏,婉转的唱腔在夜色朦胧的原野上飘荡,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谁知天公不作美,没一会儿,一场毫无征兆的沙尘暴铺天盖地地袭来。一时间,20顶新搭建的住宿帐篷被刮翻在地。刚刚搭建的舞台瞬间被吹了个底朝天,戏台幕布被刮得不见了踪影。

当年,修渠职工每月是百分之九十的定量苞谷面,一星期也吃不上几个白面馍馍;饮用的是新修渠道里的水库水;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且修渠的劳动量很大。尽管生活很艰苦,但职工的劳动热情却很高。

由于修渠施工的时间紧,人手又不够,二十二团特派出一支由少数民族职工组成的小分队前来支援,他们负责土渠的精修。

这支施工小分队不但人员组成特殊,生活也特殊。他们都是自己带饭,中午在工地吃饭时,还给每个队员发一个白面馍馍和一袋牛奶,这些队员与修渠职工互帮互助,暖心的故事还有很多。后来这些点滴故事,被写成文章记录下来,一时传为佳话。